《吉林大学报》  
上一期    下一期

一座远山迎面飞来

   期次:第751期   作者:陈润文   查看:122   

洛夫的形象在我的心中是一座似远而近的山。
    洛夫是一位情系海峡两岸的精神漂泊者。他的诗抒发乡愁、关怀大国,落实真实人生的永恒。洛夫对古典诗歌的再铸,背后还有着更为深厚的渊薮——文化根脉的羁绊,这种羁绊一部分体现在串结起各种感情的乡愁。1949年,洛夫随身带着艾青和冯至的诗集,告别故乡,来到台湾。同是台湾诗人,余光中的乡愁“是一枚小小的邮票”“是一张窄窄的船票”“是一方矮矮的坟墓”,张默的乡愁“是千万遍千万遍唱不尽的阳关”。然而,乡愁对洛夫而言却是“严重的内伤”。
    他在《边界望乡》中写道:“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/乱如风中的散发/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/一座远山迎面飞来/把我撞成了/严重的内伤。”洛夫眼中的“乡愁”在这里等于伤、病,等于一种猝不及防的袭击,等于渴望已久又承受不了的心理负担。他的诗歌抒发的乡愁不仅是“小我”的乡愁,而且是“大我”的乡愁。正如他在《血的再版》的后记中说:“30多年来,海峡两岸的中国人无不渴望早日国家的统一,亲人团聚;而我丧母的哀恸是千万中国人的哀恸,我为丧母流的泪也只是千万斛泪水中的一小滴;以小喻大,我个人的悲剧实际上已成为一种象征。”
    长期漂泊造就了他天涯游子的身世之感和文化移民心态,“树高万丈,落叶归根”的传统文化也激发他产生强烈的回归心理。他的乡愁诗镌刻着他思念祖国和渴望回归的泪痕。两岸回归是历史必然但道阻且长,洛夫在逝世前也未能消解那份沉重的乡愁,漂泊一世,入土异乡。
    斯人已逝,精神长存。深读洛夫,我感受到他就是一座似远而近的山,一座漂泊在海上的山。他的诗歌风格与大多数大陆诗人截然不同,下笔精准而独创,以笔端开创的超现实语言带给我新奇感,以“纯粹”自诩的民族诗风带给我厚重感。同时,他的诗学成就令我望洋兴叹,一种遥远的敬畏感始终影响着我对他的判断。但是,洛夫身上那种“融深广和天真为一体、锐利而温厚的诗质”又常常使我感到一种无比自然的亲切感。我现在已经能够像摩挲置于手掌的珍贵器皿一般,相对冷静地琢磨他使用的各种意象,不管是阴森可怖的墓冢,还是浸润市井气息的蚵仔汤。
    我时常观望伶仃洋,遥想与这相隔不算太远的台湾海峡漂泊着一座“洛夫山”,山上的鸟儿朝我所站立的这块大陆飞来。闭上眼,内心强烈地憧憬:除了鸟儿,那座远山也朝我迎面飞来,我自愿被撞成“严重的内伤”。
(作者系交通学院2019级本科生)

 

吉林大学 版权所有 
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
京ICP备12019430号-7

本期已有33409次访问,全刊已有3466474次访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