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吉林大学报》  
上一期    下一期

我校入选国家医学“双一流”建设联盟理事单位

   期次:第732期      查看:80   



  -----------------转版-----------------
  (上接第1版)2017年以来,党中央、国务院做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重大战略决策,吉林大学入选一流大学A类建设高校,5个学科列入国家指定学科,6个学科(群)被批准为自主建设学科。这标志着学校整体建设进入“内涵式”发展阶段。
  在刚刚公布的新当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中,吉林大学本科毕业的校友多达8位,位列全国第二。院士只是一类杰出人才的代表,是否当选院士取决于他们是否选择学术道路。事实上,70多年来,吉林大学为国家培养了各类高层次人才60余万。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,是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。这60万份的贡献聚合起来,就是吉林大学对国家建设做出的贡献,也是吉大实现的人才价值。
  如今我回到母校担任校长,既感无上光荣,又觉责任重大。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吉林大学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,如何根据国家需求和学科发展动态优化人才培养体系,如何将国内外高校先进办学理念与吉林大学实际相结合,探索适合于超大规模大学的办学治校方法,是我目前的重要任务。
  立德树人立身之本《瞭望》: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立身之本。吉大素有尊师重教传统,你对今天大学回归育人本分有何思考?
  张希: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,而育人是本。这要求大学首先要立德树人。我们要培养有家国情怀的人,有品判性思维的人,有创造和创新能力的人,懂交流、善合作的人,一批不辜负这个时代的建设者。
  在人才培养的理念和方法上,我和同事们有很多思考和交流。
  其一,立德为师,教学相长。从广义上讲,高校人才培养既包括培养学生,也包括培养教师,教师是育人育才的主导,想要立德树人,先要立德为师。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。
  吉大有很多老先生,不但是学术大家,还是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爱国者,如王湘浩、余瑞璜、朱光亚、唐敖庆、蔡鎦生、高鼎三、李四光、于省吾、金景芳、张松如、高清海、王惠岩等,他们为吉大留下了立德为师的好传统。
  今天,我们希望学校的每位教师都能明大德、守公德、严私德,对学生言传身教,将德育融入教学全过程。除此之外,更要求老师们回归本分,热爱教学,潜心育人。在高校,教师是我们的第一身份,教学是我们的第一要务。对研究型大学来说,不上课不能称为老师,不搞研究很难成为好老师。
  其二,以人为本,启迪志趣。教育的本质是把灯点亮,而非把篮子装满。高等教育首先要发现学生特质和天赋,启迪学生志趣,引导学生进入适于自身成长的领域。有志趣的人,既勤奋又享受勤奋;既敢于坚守又乐于坚守。
  成长是一个不断自我认知、自我发现的过程,我们不期待初入大学的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认知自我,明确志趣。这就要求我们更多地了解学生、关心学生,进而启发、引导,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,并为学生尽量保留修正、调整的机会和空间。所以,吉林大学在本科教育阶段会不断加强通识教育,既要保证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质量,又要让学生广泛接触各个学科、领域。
  其三,独立思考,善于交流。如果说志趣决定方向,那么品位决定高度。品位不能传授,只能在环境中熏陶和养成。我们需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,使其具备品判性思维,从而学会鉴赏什么是好的科学。
  一个具有品判性思维的人,对现有知识与理论不会毫无怀疑地通盘接受,而是会独立思考,善于提出问题,敢于提出质疑。一个具有品判性思维的人更可能具有创新和创造的能力。而学会有效地交流,更能帮助人们跳出自我的樊篱,碰撞出思想的火花。
  其四,注重培养实践能力。吉大为促进理论与实验、基础与应用、工程与技术相结合,已在校内外建成了实验、实习、毕业设计和社会实践基地,并在努力完善已有基地和拓展新基地。
  学校实践教育甚至延伸至南极的国际科考活动。吉大建设工程学院的青年教师张楠过去八年曾五次赴南极考察,今年2月,他再次率领吉大师生30余人参加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,他们利用吉大研制的深钻设备采集冰岩,在国际上首次获得地下近200米的连续冰芯和冰下基岩,为南极科考增添了新工具。
  在欢迎他们凯旋的会议上,师生们非常兴奋地告诉我,分析冰芯和基岩有可能重塑地球古时气候变化的规律,推演地球未来的气候变化。我想,大学教育就是要培养这些能够主动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,有独立思考、创新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的人才。
  逾越学科壁垒培育创新人才《瞭望》:培养大量创新型人才是国家的迫切需求,吉大作为国家重点综合性大学,如何回应这一需求?
  张希:吉大作为国内学科门类最齐全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,设有50个学院,涵盖12大学科门类,共有本科专业139个。还有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0个,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8个,二级硕士学位授权点298个,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264个,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2个。这些构成了我们开展学科交叉的天然优势。
  吉林大学有很多教授有思想和学术品位,自然有追求卓越的勇气,本能地具有跨越学科界限的动力。但是我们每个人容易囿于自己学科的概念、语言和体系,使得跨越学科研究需要逾越壁垒。鼓励教师跨学科交流和任职是逾越壁垒的一种有效方法。
  如年轻的李峰教授,毕业于电子科学与工程系,在国外做完博士后研究后来到化学学院工作。得益于这种跨学科的交叉和融合,他在双线态自由基发光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突破,开拓了有机电致发光新方向。像李峰这样的青年老师在吉大还有很多,吉大多学科优势提供了不同思维方式碰撞的机会,具备了原创成果诞生的土壤,这也是吉林大学多年来人才辈出的原因之一。
  逾越壁垒还有一种方法是,让科研管理部门组织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,并利用项目经费推动多学科和跨学科研究。二十多年前,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下,吉大考古系和生物系的老师在国内较早开展了DNA考古研究,使本就蜚声海内外的考古学科增添了科技考古新方向。令人欣慰的是,年轻一辈在继承和发扬这些传统,他们纷纷将化学分析、地学研究等其他学科工具用于考古研究,承担了为国家找寻丢失的历史的重大责任。
  探索超大规模大学治理模式《瞭望》:高等教育大众化乃至普及化,催生了大学体量的快速增长,面对吉大这一超大规模的综合性大学,如何应对办学治校的挑战?
  张希:吉大可以说是国内办学体量最大的大学之一。截至2019年,全校教职工已达17000余人,在校生70000余人,当年本科毕业生9776人,研究生毕业生7734人。这对学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。管理过于集中,政策往往不能适应各学科特点,可执行性差;管得过细,又会造成管理成本过高,运行效率低下……对此,我们一方面继承和发扬好的工作方法和经验,如定期召开领导班子务虚会———用时下年轻人的语言来说,务虚会就是一场头脑风暴。通过这一形式对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认真思考,充分交流,理清思路,凝聚共识。就实论虚,以虚率实,将“务虚”与“务实”相结合,使学校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发展。
  另一方面还引入了院长工作例会制度,让校长、分管副校长、各学院院长、相关部门负责人定期举行工作例会,提高信息传递效率,实现渐进式改革。院长是学院工作的组织者,是学科建设的带头人,抓住院长这一“关键少数”,发挥学院在办学和学科建设中的主体作用,更符合当下综合性大学的发展需要。
  此外,在学校治理结构中,学术委员会、学位委员会、教学指导委员会和督学的作用也不可或缺,是体现教授治学的主要方式。学校制订相关政策都需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,集思广益。
  为了更加广泛地了解教学存在的问题,我们邀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督学,围绕课堂教学、思政课和实践教育做专题调研,督学们不仅帮助学校发现了教学存在的问题,而且提供了很多具体建议和意见,为改进教学和人才培养方式提供了依据。
  在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过程中,吉林大学已经形成了很好的管理团队,既各负其责,又相互配合,努力为师生发挥创新和创造潜力提供服务,争取如期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。
  成就“小我”实现“大我”
  《瞭望》:吉大作为东北地区一所重点高校,如何让人才发挥价值,服务国家的东北振兴战略?
  张希:一个人在哪里工作,从事哪项工作,一方面要看哪里适合自身发展,能够更好地体现自身价值,这是成就“小我”;另一方面要看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需要,人类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需要,这是实现“大我”。一个人能够把“小我”和“大我”相统一,把“小我”融入“大我”,是一种幸福。
  无论对学生还是对老师,帮助每个人成就“小我”、实现“大我”是吉林大学一以贯之的办学追求。我们致力于学校的软环境和硬环境建设,就是为给师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空间,让他们在吉大有尊严地生活,心无旁骛地工作。
  当下正处在东北全面振兴和全方位振兴的关键时期,急需各类优秀人才,正是成就“小我”与实现“大我”相统一的难得机遇。我们特别欢迎各方英才来吉大学习和工作。
  《瞭望》:近年不断有高端人才从东北流向经济发达地区,作为吉大校长你怎么看?
  张希:任何一个行业、一个组织、一个地区的发展都需要聚拢人才,但对于国家整体来说,人才的过度集中不但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,更会加大区域间发展的不平衡。
  因此,希望国家在规划新的国家实验室和国家重点实验室时,能充分考虑在东北和西北布局,使学校有能力更好地实现人才价值,更好地服务区域发展,也希望兄弟院校能着眼大局,支持东北振兴国家战略。

吉林大学 版权所有 
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
京ICP备12019430号-7

本期已有10740次访问,全刊已有3459076次访问